突发,三大利好!10月A股方向定了?存储芯片时代来了?(附股)
刚想给旧笔记本加条内存,一看价格直接劝退——DDR4 8G条子比去年贵了一半,HBM更是贵到离谱。
刚想给旧笔记本加条内存,一看价格直接劝退——DDR4 8G条子比去年贵了一半,HBM更是贵到离谱。
财政部、商务部近日发布《关于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支持试点城市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提升消费品质,扩大服务消费,推动更多外贸优品进入国内消费市场,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2025 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正经历新一轮超级周期,价格呈现全面暴涨态势,不同品类涨幅显著且结构性分化特征突出。这一现象背后是供需两端的剧烈变动:供给端头部厂商战略性产能调整与需求端 AI 算力、智能终端等新兴应用的爆发式增长形成尖锐矛盾,推动行业进入量价齐升的
本周伦敦现货金价创下3896.6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纽约期货金价创下3923.3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伦敦现货银价一度升至48.35美元/盎司,刷新2011年以来新高。
你是否想过,未来的城市交通会是什么样?路口的红绿灯能“预知”车流自动调节时长,自动驾驶汽车在复杂路况中平稳穿梭,物流货车在AI调度下实现“零等待”配送……这些场景,正在“AI+交通”的产业浪潮中加速成为现实。
消费刺激政策密集落地以旧换新扩围:国务院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重点投向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山东等省份率先落地细则,直接拉动消费需求。文旅消费补贴:海南自贸港免签升级、武汉文博会等事件催化,叠加8天超长黄金周,旅游酒店、免税板块受益显著。黄金避险需求:美联储
节后人工智能又有的炒了,国庆节休假的第二天,海外市场传利好:Sora2问世。
最近国泰海通证券的研报刷屏了朋友圈,大家都在讨论新能源、固态电池这些新热点。作为一个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不得不苦笑:当这些消息被广泛传播时,往往意味着行情已经走了一大半。这让我想起2025年那场白酒风波,当时多少人被突如其来的"黑天鹅"打得措手不及
前几天刷到一组行业数据,心里一下亮了!2025年国内光刻胶市场规模直接冲到98亿元,比去年涨了27%,更关键的是高端光刻胶国产化率从5%跳到12%,翻了一倍还多。做半导体材料的朋友说,现在他们厂里的ArF光刻胶订单排到明年二季度,以前全靠进口的货,现在国内企业
10月1日,位于安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BEST装置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顺利完成交付,成功精准落位安装在BEST装置主机大厅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
10月1号刷新闻时,我一眼就看到了合肥BEST装置的消息,杜瓦底座顺利落位,这个直径18米、重400多吨的大家伙,可是聚变装置的"地基",标志着咱们国家首个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真的要进入核心部件安装阶段了,预计2027年建成后就能演示发电。转头再看行情软
电池板块最近确实风光。亿纬锂能固态电池量产基地刚揭牌,股价就窜上13%。现在市场每天成交万亿,但真正决定股价走向的可能就是那20%的机构资金。就像最近光伏设备板块异动,通润装备、安彩高科突然涨停,表面看是政策刺激,实则设备企业300亿订单数据一个月前就公布了—
9月30日,恰逢国庆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齐齐飘红收官。当日,A股三大指数开盘后便展现出强劲走势,一路高歌猛进。至收盘时,沪指涨幅达0.52%,报收于3882.78点;深成指上涨0.35%,收于13526.51点;创业板指亦有小幅上扬,最终报323
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画风突变:券商股突然拉升、机构集体喊“持股过节”,再加上政策端密集放招,三大利好清晰浮现。眼看10月窗口期越来越近,市场方向到底定了没?大科技真能成领涨主力?不管是空仓观望还是满仓持股的,这几点得看明白。
9月30日,A股半导体板块掀起涨停潮,存储芯片细分领域12只龙头个股集体封板,兆易创新、北京君正、国科微、朗科科技等标的全线飘红,板块整体成交额突破500亿元,较前一日放量超30%。从龙虎榜数据来看,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净买入超20亿元,多家一线游资营业部也现身涨
近日,欧盟委员会提议将《欧盟零毁林法案》(EUDR)的生效日期再次推迟12个月至2026年12月31日(大型企业)和2027年6月30日(微型和小型企业),需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批准。
财政部、商务部近日发布《关于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支持试点城市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提升消费品质,扩大服务消费,推动更多外贸优品进入国内消费市场,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今天节前最后一天,整个A股市场分化严重,一方面有色存储芯片集体涨停,一方面白酒股,保险,银行集体大跌。整个市场非常撕裂。
通知1提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支持试点城市培育建设国际化消费环境,强化“购在中国”品牌打造,进一步丰富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创新国际化、多元化消费场景,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打造更加便捷、舒适的消费环境,吸引境外旅客入境消费,更好满足多
国庆前最后一个深夜,不少投资者的手机被一条消息叫醒:“有家出海龙头业绩同比增了60952%!”这数字刚看到时,我还以为看错了,反复确认才敢相信。更让人惊喜的是,机构最新整理的名单里,还有32只出海标的订单、营收都在飙升,加上之前九部门刚出的支持政策,这赛道简直